Showing: 1 - 3 of 3 RESULTS
国内新闻

连云港中欧班列开行总量居全省第一

近日,一列满载着来自江浙沪所生产的轮胎、灯具、鞋底、插座等小商品的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发出,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,奔赴莫斯科科沃尔西诺站。这是继波兰之后,连云港在2021年内开通的第二条中欧班列新通道。

自2015年开行至阿拉木图首趟中欧班列以来,连云港市依托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,持续深耕中亚市场,通道布局“全面开花”,基本形成以中亚为主导的品牌优势,重点打造五条中欧班列精品线路,包括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,至阿拉木图、塔什干的点对点直达班列,辐射中亚五国,以及至阿塞拜疆、格鲁吉亚、土耳其共享班列;同时,经喀什口岸、二连浩特口岸出境,形成“日中蒙”铁海快线、“中吉乌”海铁公多式联运班列。数据显示,截至10月底,连云港已累计开行班列4435列,总量位居全省第一、占比超四成。

今年7月30日,连云港实现了至土耳其整列发运,并于8月25日、28日分别开通了韩国至波兰过境班列以及国内出口波兰的整列发运,欧洲班列整列开行如今已经成为了连云港中欧班列新的增长点。

“今年以来,我们积极争取铁路发运计划支持,推进欧洲班列整列开行,联合中外运、RTSB以及西中物流积极开发土耳其班列以及欧洲过境班列货源,拓展韩国三星、LG、现代等客户,实现了新突破。”据连云港新丝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钱明军介绍,全力拓展回程班列货源是他们今年的重点方向,在稳固提升铁合金、钾肥等回程货源基础上,新开发棉浆、尿素等货种,1-10月份回程班列完成162列、同比增长44.9%。

事实上,近年来,连云港中欧班列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已由市场化培育推动阶段逐渐转入了质量型发展轨道,2019年以来已实现了“重去重回”,其满载率、重箱率基本达到100%,哈国小麦、中亚铁合金专列数量全国领先。

除了不断提高覆盖面、运营质量外,连云港中欧班列在业务模式上也在不断创新,先后推出同一集装箱“海—铁—空”联运、“内陆—中亚—东南亚—中亚”循环利用等运输模式,同时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,创新实施“保税+出口”混拼、“船车直取”零等待、“哈麦全程多式联运”、中亚钾肥过境“集改散”等模式,不断提高作业效率,压缩货物在港时间。其中,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“车(站)船直取”零等待模式,已向全国口岸推广。

在新通道、新业务、新模式的带动下,今年前三季度连云港市已累计开行各类班列514列,同比增长3.9%,有效发挥了“海上快船+陆上快线”优势,形成日韩、东南亚以及国内沿海地区经连云港至中西亚、蒙古、欧洲的双向对流运输格局,较好地发挥了新亚欧大陆桥陆海联运通道示范和标杆作用。

国内新闻

连云港: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 高标准建好自贸区

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,以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为目标,更高质量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推动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,加快建设开放强省。作为江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强支点城市,连云港如何在江苏的开放大局中展现担当和作为?连云港市出席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畅谈。

提升强支点建设首位度 以实干实现自贸试验区美好蓝图

连云港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自贸试验区两大开放机遇交融之地。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,连云港正在通过双重开放机遇的深度融合,加强对接沿线国家和地区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不断集聚新力量,推动区域对外开放进入“快车道”。

奔跑的中欧班列最能说明连云港抢抓“一带一路”和自贸试验区双重开放机遇的魄力。数据显示:今年以来,连云港中欧班列“重去重回”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,中哈物流公司代理东行货物业务实现逆势上扬。截至11月22日,其代理东行货物完成1170车,同比增长30%。其业务范围不仅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,还覆盖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。

省党代表、市委常委,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,中国(江苏)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管委会主任商振江表示,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为目标,更高质量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作为全市开放发展、跨越发展的主阵地,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强支点城市建设是连云港自贸片区与生俱来的使命,是先行改革探索最具地域特色的“自选动作”。接下来,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,以 “描绘自贸皇冠模样,展现全市最美形象”为工作导向,提升连云港自贸片区在“一带一路”强支点建设中的首位度,阔步迈进“深水区”。

发挥压力测试功能,以“两基地一班列”为创新策源地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”指示精神,探索实施高度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,在国际船舶登记、船舶保税维修、国际中转集拼等方面加强探索和政策落地。发挥开放引领功能,加快大宗商品交易中心、消费品分拨中心建设,完善“一带一路”供应链基地功能,打造面向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基地和商品交易展示中心。同时,利用“丝路物博会”“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”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,深入开展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医疗、旅游等多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(地区)合作交流平台。发挥产业服务功能,突出生物医药产业主导地位,优化政策体系,完善公共服务,依托“中华药港”,拓展同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和城市合作空间,共同打造“健康丝绸之路”。发挥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作用,推进沿线区域物流、贸易等多领域协同开放,构建面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(地区)的战略链接。

扩大高水平开放 发挥示范引领效应

昨天的连云港因开放而阔步发展,今天的连云港因开放而生机勃勃,明天的连云港也必将因开放而更加精彩。

10月底,上合组织(连云港)国际物流园专用铁路正式开通。这是连云港市落实“一带一路”设施联通、打造上合组织出海基地的重点基础项目。随着专用铁路的开通,上合组织(连云港)国际物流园将实现铁路、公路、内河、海港、廊道等多式联运方式集聚,构建园区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

省党代表、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表示,连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“以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为目标,更高质量推进共建‘一带一路’”部署要求,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强支点建设,为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持续放大中哈合作效应,常态化举办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,为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标杆和示范筑牢支撑。借助“RCEP”协定签署机遇,探索共建园区产业合作基地,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和航运贸易集聚区。高标准推进平台载体建设,上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全面运营,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承载能力持续提升,更高层次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日臻完善。充分发挥连云港自贸片区率先突破、示范引领作用,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。加快形成以高效海陆转换助力内外循环,以东西双向开放促进区域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模式。主攻蓝色经济,加速崛起“一带一路”特色产业区。集聚发展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金属材料和装备制造、“一带一路”供应链物流等百亿产业,建成板桥绿色循环千亿园区。全力保障田湾核电7、8号机组建设。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,全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。将立足“开放门户、城市客厅”定位,加快建设连云新城“新外滩”、连岛“滨海明珠”,加速彰显江苏“百里蓝湾”的现实图景。集全区之力,全面、系统、彻底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,加快打造中国最美海岸线。“大手笔写意、工笔画雕琢”谋划连云新城发展蓝图,统筹推进连岛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。

提升营商环境 打造最佳投资目的地
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不断推进,连云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,经贸往来日益频繁。如何进一步优化“一带一路”营商环境,促进贸易自由化、便利化?

省党代表、国家税务总局连云港市税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、机关妇联副主席、机关工会副主席刘文静介绍,当前,连云港市税务部门积极推动征管数字化转型升级,打造集网上办税、移动办税、自助办税为一体的多元办税新格局。为了更好地服务连云港自贸片区经济发展,税务部门还出台了《支持中国(江苏)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发展税收服务措施》,最大限度减轻外贸企业经营负担,切实为企业“松绑”。通过出口退税新政落地、加快退税进度、增加外贸信贷投放、支持出口转内销……税务部门打好减税降费“组合拳”,“一企一策”纾困解难,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通办事项跨省(市)办理机制,对通办清单中列明的事项按照“异地受理、内部流转、属地办理、限时反馈”流程,实现信息报告、优惠办理、申报纳税、证明办理等涉税事项“跨省通办”,打破地区壁垒,进一步减轻办税缴费负担。随着一个个税收利好政策陆续落地见效,助力连云港自贸片区跑出“加速度”,也使得连云港成为吸引外资、人才和技术的“强磁场”。

国内新闻

连云港港主要指标创近十年同期最高

今年以来,连云港港坚持生产防疫“两手抓”“两不误”,全力以赴做好生产调度,尤其被正式确定为国际枢纽海港后,港口生产持续加速,多项纪录不断刷新,主要指标全部实现较好增长,增幅创近十年同期最高。

近日,在连云港港东粮公司,“赛瑞”轮化肥船采用了全新的化肥接卸模式。两台漏斗式割包平台和一辆电动式移动小车组合作业,将船上割包环节前移至场地垛头,开辟化肥装船工艺新模式。“以前化肥集港多采用小袋包装形式,装船时需要在舱口设置平台,工人站在平台上割包,以散货状态装船运走。这种方式不仅危险性大,而且效率不高。”东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作业方式降本增效,一个平台、一个工班的割包率超过1000吨。

以工艺改革推动生产提质增效,今年以来,面对艰难的货源市场形势以及复杂的疫情形势,连云港港创新思路,主动作为,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,再创历史同期新高,较上年同期增长11.4%,其中港口外贸、内贸、进口、出口以及集装箱等指标也全部实现较好增长。吞吐量较同期全国港口吞吐量平均增幅高出2.5%,为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。其中,港口外贸和内贸吞吐量增幅分别为7.1%和16.1%,较同期全国外贸和内贸平均增幅分别高出1.9%和5.5%。

据连云港市统计局数据,今年以来,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增长不仅为今年以来最快,也是近十年同期增长最好的。前三季度,港口吞吐量增幅仅低于2011年同期增幅,为近十年同期增长最高,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连云港港发展已经进入较快发展新阶段。

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支点城市,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一直具有比较优势。前三季度,连云港港口集装箱运输完成374.64万标箱,较上年同期增长3.8%,为近8年同期增长最高,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出连云港港经济积极向好发展势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港口运输生产结构呈现明显变化,内贸及出口增长提速明显。1至9月,连云港港内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0595万吨,同比增长16.1%;同期,港口全部出港吞吐量增长19%,较进港吞吐量增幅高出11.8%,是今年港口各项主要运量指标增幅最高的。

前三季度成绩的取得,为港口全力冲刺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四季度以来,港口控股集团全力做好生产组织工作,合理安排船舶计划,在铁路装车方面,坚持“发运优先”的原则,优化装车组织协调,月度日均装车2100车以上。在集装箱发运方面,继续推进集装箱市场开发网格化管理,加大航线、班列开发力度。